纵观中国的历史,有很多权臣拥立的皇帝,这些皇帝一般都没有实权,实权都在权臣身上。皇帝和权臣的权利之争是必不可少的,不是权臣杀了皇帝就是皇帝杀了权臣。历史上有一位权臣他连杀两位他自己拥立的皇帝,却死在他拥立的第三位皇帝手上,这个权臣就是北周的宇文护。小编认为他是历史上最厉害的权臣,因为北周一共24年途乐证券,宇文护就掌权17年。
宇文护生于公元513年,是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的侄子。早年宇文护跟随宇文泰征战,东征西讨,屡建战功,很得宇文泰的信任和器重。公元556年,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猝死于巡视途中,因儿子年纪尚幼,便临终托孤,并将朝政大权交由宇文护执掌。
宇文护拥立的第三位皇帝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。十二岁时,宇文邕就被西魏恭帝封为辅城郡公。十四岁时,他的三哥宇文觉受禅登基,建立北周,他又被封为大将军,出任同州镇守。同年,他的堂兄宇文护弑主,废除宇文觉,改立宇文邕的长兄宇文毓为皇帝。三年后,宇文毓被宇文护毒死,宇文护又改立宇文邕为帝。就这样,十七岁的宇文邕成为了北周的第三位皇帝。尽管坐上了皇位,但北周实权被权臣宇文护掌控,宇文邕只是一个傀儡。
展开剩余78%傀儡皇帝宇文邕吸取两位兄长的教训,对宇文护极其顺从,从来不管国家政事,还积极开发自己的价值,让宇文护觉得他还有用的。
宇文邕利用自己的皇帝的身份,从心底里尊重权臣,给别人不能给的荣耀。宇文邕在任何场合随时随地都尊重宇文护,让宇文护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。在《摔跤吧爸爸》中,有一句台词是“你越尊重别人,别人也就越尊重你”。由于宇文邕表面上的尊重、屈从,宇文护没有像对宇文觉、宇文毓那样对待他。
年轻的宇文邕有着异于常人的忍耐力途乐证券,他一直隐忍着,忍气吞声,做了12年的傀儡,让他的政敌宇文护暂时放松了下来。
公元572年3月18日,权臣宇文护外出回到长安,傀儡皇帝宇文邕亲自去迎接。按照惯例,宇文护去拜见太后。在去的路上,宇文邕对宇文护说:“太后年事高,爱喝酒,这样不好。我劝诫了很多次,都没用。哥哥您威望高,您来帮我劝劝母后,母后一定会听的。现在请您朗读《酒诰》让太后听,太后听完后,就会惭愧。”于是宇文护来到太后宫殿里,正在朗读,就被宇文邕砸倒了,倒下的宇文护被宦官何泉和弟弟宇文直杀死了。就这样一代权臣死了,宇文邕这个傀儡皇帝翻身做了真正的皇帝。
那么问题来了,这个《酒诰》是什么,为什么非要让宇文护朗读呢?
《酒诰》现在收录在《尚书》中,是中国的第一篇禁酒令,是周公写的。它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的文章,是周人总结自己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商人的文章。
周人觉得自己能造反胜利,是因为他们得了天命。商朝在取代夏朝的时候也得到过天命,那么商朝是怎么把天命丢的呢?
周人总结出是因为商人太爱喝酒了,因为酗酒发生很多恶行,喝酒喝得多了容易误国误事。所以要发布这样一篇禁酒令,平常的时候不能喝酒,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能喝。喝多了酒就会和商朝一样,会丢失天命,从而导致国家灭亡。所以说《酒诰》是一篇政治议论文,不仅仅只是禁酒,说喝酒对人身体不好,而是能帮助国家稳定,得天命的文章。当宇文邕把这篇文章拿出来以后,就已经上升到国家政权的高度,宇文护不但不能拒绝了,而且非做不可。因为权臣的作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,宇文邕这个皇帝,威望低不能做这件事,让宇文护这个威望高的人去做,把宇文护捧上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宇文邕在太后宫中给宇文护设了一个陷阱,里面安排了何泉和宇文直,而且宇文护不能带护卫进太后的宫里,因此在太后宫里结束了权臣宇文护的生命。
这一幕比康熙擒鳌拜还惊险,宇文邕以皇帝的身份,亲手除去权臣,自此开始亲政。此后宇文邕用两年的时间,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从经济到政治军事,北周国力迅速增强,特别是他改革府兵制,大力灭佛的政策。自575年开始,宇文邕开始对北齐用兵,历时两年,灭掉北齐,统一了北方。
宇文邕在位期间,摆脱鲜卑旧俗。整顿吏治,使北周政治清明,百姓生活安定,国势强盛。宇文邕生活俭朴,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。宣政元年(578年)五月,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,五道俱进,因病诏停进军。六月,疾甚,还军长安,当月病逝,年仅三十六岁。至此一代帝王落幕。
总结语:
鲁迅曾经说:“骂,倒未必会骂死人;但捧,却是可以致人死命的一法。”
“捧杀”并不是真刀真枪的东西途乐证券,但是,它的杀伤力并不比那些低,甚至更狠,它更像是一把温柔的“刀”杀人于无形,而且还是你引颈就戮,欢天喜地地进入陷阱。当捧得不能再高时,那么就是死期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点金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